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> 金融文化

微信、支付宝、虚拟币等能继承吗? 数字遗产怎么办?

在网络流行语中,有这样一句玩笑话:“你一定是想把我笑死,然后好继承我的表情包/花呗……”玩笑背后,折射出一系列问题:人过世后,QQ、微信、微博、支付宝账号等会怎么样?个人账号、邮件信息等大量数据档案何去何从?网络时代,应该如何处理个人的数字遗产?

2020-09-28

金融消费者如何保护自身权益?银保监会、央行来支招!

为切实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,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人民银行、银保监会、证监会和国家网信办9月份联合开展了“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”活动。

2020-09-21

小心陷入信用卡分期纠纷

如今,越来越多人选择信用卡分期,但一些纠纷也随之而来。

2020-09-18

花钱要理性、借钱要正规、维权要理智 谨防贷款“黑中介”圈套

“仅凭身份证,当天可放款”“特殊渠道快速、低息贷款”……近期,一些贷款“黑中介”以各种优惠条件为幌子诱骗借款人借贷,如果不注意辨别就容易上当受骗,遭受财产损失。

2020-09-17

90后成短期消费贷款主力军,被花呗“困住”的年轻人怎样了?

国内一家机构前不久公布的一份《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》显示,在中国近1.7亿90后中,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,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90后中就有1个人拥有花呗。

2020-09-16

“全额退保”猫腻多 "退保理财"实为非法集资圈套

近年来,以“代理全额退保”“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”为主要形式的“代理维权”现象激增。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发布提示指出,这些专职“代理维权”的团伙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,一般不具备法律从业资质,却收取高额手续费,实际上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。

2020-09-15

原来,银行理财产品要收取这些费用

目前,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七大类,即固定管理费、托管费、销售费、认购费、申购费、浮动管理费、其他费用(如交易费、审计费、信息披露费等)。

2020-09-14

银行也被骗 普通人如何防“假理财”

由于存在信息盲区,普通投资者购买到假理财产品时有发生;然而,对于拥有严格风控体系的银行来说,误买假理财产品却令人吃惊。

2020-09-10

虚拟借记卡来了,虚拟信用卡还有多远?

中国数字货币已在多城市试点,并将进一步增加试点城市,数字银行卡已发行数月,虚拟借记卡也刚刚落地。

2020-09-09

4.7万亿规模的下沉人群互联网理财还欠缺什么?

2020年9月4日,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发布《互联网理财与消费升级研究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。报告显示,2017年8月31日至2019年7月31日两年间,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农村“基民”年增长率高出一二线城市。

2020-09-07
24/34页 共407条 首页 前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跳转至
图说新闻
关注热点
联系我们
版权声明:金融消费内蒙古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鸿山网络
邮箱:jrnmg6@163.com  电话:0471-3467180
常年法律顾问:内蒙古远舰律师事务所 李德志 电话:13080202065
Copyright 2023 www.jrxfnm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蒙ICP备2022001662号-1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831号